京东近日宣布,将对旗下“小时购”业务进行全面升级,推出“小时购升级计划”,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将覆盖品类扩展至超过300个细分类目,并在全国更多城市实现下单1小时内送达的购物体验。这一举措被视为京东进一步深耕即时零售、抢占本地生活赛道的重要信号。
据了解,“小时购”是京东近两年重点发展的即时零售业务,主要依托京东到家、京东物流以及合作商家的前置仓、门店库存,为消费者提供包括生鲜食品、日用品、数码产品、家电配件等多种即时送达服务。此次升级计划,不仅在品类上加码,还将在仓配能力、技术系统和商家支持政策上进行全面优化。
在品类扩展方面,京东计划引入更多高频刚需品类,如宠物用品、母婴产品、健身器材、医药健康用品等,同时引入部分中高客单价的商品,如小型家电、3C配件和高端护肤品等,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即时购物需求。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用户在即时零售场景中的购物需求正在从“买必需品”向“买品质好物”升级,因此在丰富SKU的同时,也会对商家和品牌进行更严格的筛选和合作。
在物流方面,京东将加大对前置仓和同城仓的投入,确保核心城市实现平均配送时长缩短至45分钟以内。京东物流还将推出“智能路由分单系统”,通过AI算法实时匹配离用户最近的库存和配送员,减少无效运输时间。此外,京东计划在重点商圈布局更多“微仓+骑手即拣即送”模式,以应对节假日或大促期间的高峰订单量。
为了让商家更好地参与“小时购”业务,京东同步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包括降低入驻门槛、提供首月佣金减免、免费提供即时零售运营培训等。对于符合条件的优质商家,京东还将开放平台自有流量资源,帮助其在搜索和推荐中获得更高曝光度。同时,京东将建立“小时购履约奖惩机制”,对履约速度快、好评率高的商家给予额外流量奖励,而履约不达标的商家则会面临降权处理。
业内人士分析,京东此举是为了在即时零售领域与美团、饿了么以及抖音本地生活展开更直接的竞争。相比餐饮外卖平台,京东在3C、家电等品类具有天然优势,而即时零售的逻辑则可以将这种优势延伸到更多生活消费场景中。随着消费者对“快”和“好”的要求不断提高,即时零售有望成为继传统电商、直播电商之后的新一轮流量洼地。
消费者对“小时购”升级的反应也较为积极。有北京的用户表示,过去使用“小时购”主要是买牛奶、面包、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但如果能买到手机配件、厨具、宠物食品等更多商品,并且能在一小时内送到,将会大大提高使用频率。尤其是在临时急需某类商品时,即时零售的便捷性是传统快递无法替代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小时购升级计划”不仅限于一二线城市。京东计划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同步推进试点,并与当地商超、便利店、药店等零售网点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意味着,即时零售的便利性将向下沉市场延伸,进一步扩大京东在全国的零售网络优势。
随着竞争加剧,即时零售行业也面临盈利模式的挑战。高效的物流体系和快速的履约能力意味着较高的成本投入,而如何在提升体验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盈利,将是京东和其他平台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不过,从长远看,京东通过“小时购”强化用户粘性、提升复购率的战略逻辑清晰,尤其是在与自营供应链、京东物流的深度结合下,形成的综合竞争力将更为突出。
可以预见,随着“小时购升级计划”的推进,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将再次被刷新,即时零售的边界也将被不断拓宽。京东能否借此在本地生活和即时零售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将成为未来一年行业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