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下旬,为进一步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扶贫向电商扶贫转化,拼多多正式上线“直播带货扶贫季”活动,聚焦农特产品,通过平台流量与内容生态发动下沉市场消费潜力。该活动由平台发起,各地乡村合作社、农产品品牌和扶贫型网红达人共同参与,以“原产地直播+平台扶持”为核心机制,促进农户增收、品牌沉淀与内容共创。
本次扶贫季覆盖全国数十个贫困县,包括贵州黔东南、云南怒江、河南鲁山、陕西榆林、广西百色等地。平台在当地设置直播扶贫基地,配备互联网运营指导师、短视频剪辑师和电商培训师,协助当地合作社和农户熟悉直播流程、内容创作与商品上架。特别是部分特色产品,如竹笋、刺梨、蜂蜜、荞麦面等通过“扶贫直播”模式在平台爆火,众多农户和合作社完成销售额翻倍甚至十倍的增长。
“原产地直播”是本次扶贫季的关键亮点。乡村达人通过短视频记录产品采摘、种植环境、传统工艺及口感体验,搭配直播带货,通过真实场景和人情表达,极大提升了消费者信任感。平台同步上线“扶贫产品专区”,在首页、直播频道及推荐位中为扶贫内容进行集中曝光,并给予流量倾斜。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特色农产品因此获得千万曝光机会,GMV增长显著。
在机制层面,拼多多推出了“订单预售+库存调拨”模式,解决农产品因季节性强、产期短而难以集中发货的问题。消费者可以预购产品,平台按照协议安排集中采摘、统一物流,从而高效集中配货,避免碎片化流程。加上前置仓、合包配送机制,极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和用户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扶贫直播活动还注入了“品牌孵化”机制。平台为达到标准的农户或合作社提供“原产地品牌认证 + 包装优化 + 品牌故事策划”服务,并为优质扶贫主推产品提供“扶贫品牌馆”收益提升通道。这一制度正在帮助部分特色农产品实现从“代销”向“自有品牌”转型,成功进入全国高端渠道。
平台还联合多家直播电商机构和MCN入驻扶贫直播频道,为内容创作输出提供支持,并为开展扶贫直播的达人设置“扶农奖项”,奖励优质内容表现,鼓励更多乡村创作者加入扶贫带货行列。同时,平台正推动本地政府对扶贫达人的扶持政策,如提供流量补贴、物流支持、内容制作培训等,形成政府+平台+农户共同助农的新协同机制。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直播扶贫通过内容驱动+货架转化,将消费者与乡村产品连接起来,为产业端带来价值释放,为消费端创造信任路径。“直播带货扶贫季”从内容生产、品牌塑造到销售渠道,构建起乡村电商的新闭环,也是平台推动下沉市场消费升级的一次落地实践。
据拼多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扶贫直播”专区在两周内产生销售额超过5亿元,直接带动相关贫困地区累计增加农户订单超过5万笔,复购率接近15%。平台方面表示,将继续推进扶贫季常态化,并延伸至更多农产品、旅游产品和文创商品,持续构建“直播+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