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拼多多在一次内部会上披露,其农业科技团队正在加快“农业云”系统的建设进度,旨在为农产品上行打造一套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支撑平台。该系统将整合数据分析、智能供应链、精准营销、智能定价等多项功能,服务于产地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平台自身运营,推动农产品电商化走向高效化与精细化。
农货上行一直是拼多多电商战略的核心之一,过去几年,通过百亿补贴、产地直发、直播带货等方式,拼多多已经将成千上万的优质农产品带到城市消费者面前。然而,农产品标准不统一、供应不稳定、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平台及商家。而今,拼多多通过“农业云”建设,试图搭建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数字闭环系统。
据介绍,“农业云”系统包括农产数据中心、智能选品引擎、库存预测模型、价格动态调控系统、物流智能调度平台和用户消费偏好分析工具等六大模块。其中,农产数据中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拼多多将依托多年电商运营所积累的商品销售数据、用户偏好数据、市场供需模型等,为每一种农产品建立画像模型,协助平台更精准地匹配产地资源与市场需求。
在智能选品引擎方面,“农业云”将通过对季节、气候、区域产量、消费趋势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生成各地最适宜推广的品类清单,并推荐给合作的农业基地、农户或供货商。比如某地柑橘正值丰收期,系统会自动发出市场需求预警并推荐营销策略,协助商家及时调配资源,避免滞销或供应断裂。
库存预测和价格调控模块,则是平台应对农产品“季节性强、易波动”特征的重要手段。系统将结合历史交易数据、市场动态、节庆因素等变量,自动调节商品库存建议与价格弹性空间。通过动态调整价格与促销策略,平台可以在保留利润空间的同时刺激销量,保障农户收益并稳定用户消费预期。
“农业云”在物流调度方面也进行深度整合。平台将打通仓储网络、干线运输、冷链配送等系统,优化从产地发货到城市履约的每一个节点,尤其是在时令生鲜产品方面,实现小时级别的路径优化与冷链保障。通过与物流合作方的数据对接,拼多多能够提前规避恶劣天气或突发事件造成的物流阻断,提升履约率。
值得关注的是,“农业云”系统还具备农技内容服务功能。平台将联合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农技专家,构建在线问诊与种植建议模块,面向一线农户开放。这不仅提高了农户生产效率,也助力其调整作物结构与销售策略,实现农业产业从“凭经验”到“看数据”的转型。
拼多多还计划将“农业云”推广至全国100个核心农产带,优先覆盖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广西等地,并为入驻的农业主体提供系统使用指导与数据接口服务。为了鼓励更多农户加入数字化转型,平台还将设立“数字农商激励基金”,对使用“农业云”成效显著的商家给予流量倾斜、补贴奖励和金融服务支持。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农产品上行仍处于“数字裂缝”状态,平台通过技术能力实现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闭环,有望重塑农业电商格局。而拼多多将“农业云”打造成核心能力之一,不仅能巩固其农产品领域的优势地位,也有望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数智化解决方案。
未来,“农业云”还将接入AI农产品检测、区块链溯源、碳排放追踪等更多功能模块,助力平台在保障食品安全、推广绿色农业、提升农业效率等维度实现新的突破,推动中国农业电商迈向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