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京东宣布正式打通“京东云仓”与“京东到家”物流与商品数据,实现两大业务板块的深度融合,标志着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迈入全品类、全链路、全时段运营的新阶段。据悉,打通后,“京东到家”将不再局限于商超快消,而是向3C数码、小家电、宠物、母婴、户外等高价值类目渗透。
“云仓+到家”协同后,京东可以在不依赖线下门店的前提下,通过自有仓配体系实现商品分钟级履约。例如,当用户在京东APP下单某款手机耳机,若商品存于本地云仓,可实现30分钟内达;若云仓距离较远,则平台自动切换为次日达履约路径,确保体验稳定。
此次融合对商品运营提出更高要求。为此,京东上线“即时零售云图系统”,通过AI算法匹配城市热销SKU、热门品类波动趋势与库存周转效率,智能分发不同商品到本地云仓中。以北京为例,夏季冷饮机、运动手表、宠物冰垫等商品进入高频推荐池,平均转化率提升22%。
京东同时启动“全品类即时零售合作计划”,向入驻品牌提供四大支持:一是“即时履约能力评估”服务,帮助品牌梳理本地库存结构;二是“云仓入驻专属政策”,降低进仓门槛;三是内容营销工具接入,如秒杀推荐、直播种草、附近购等;四是与京东到家骑手系统打通,实现高峰期智能调度。
从消费侧来看,京东发现用户在非传统电商时段(如午休、夜晚、节假日)存在强烈“即刻满足”型需求,尤其在数码周边、轻奢类产品上表现显著。此次协同为用户提供“30分钟品质送达”体验,兼顾价格力与速度感,有望进一步提升复购与平台黏性。
京东高层表示:“即时零售不再局限于日用消费,而是全链路数字化的零售新生态。通过京东云仓的智能调度能力与京东到家的末端履约能力融合,能够为更多品牌打造‘即买即得’的全新消费场景。”
这一战略调整对传统品牌、区域商家与新锐企业均构成新机会,尤其是在即时消费逐渐成为主流的背景下,把握供应链与渠道数字化能力,将是决定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