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猫超市宣布进一步加码即时零售业务,并与饿了么展开深度融合,推动“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即时配送”的全链路升级。此次合作的核心是实现天猫超市的仓配体系与饿了么的骑手网络打通,让消费者能够在1小时甚至半小时内收到生鲜、日用品和快消商品。这一动作,意味着阿里巴巴正在加速整合旗下零售与本地生活资源,以应对来自京东小时购、抖音心动超市、拼多多多多买菜等多方的激烈竞争。
根据官方透露,目前天猫超市已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率先上线即时零售服务,涵盖水果蔬菜、粮油副食、乳品饮料、家清个护等高频消费品类。消费者在天猫App下单后,系统会自动匹配距离最近的仓库或合作门店,由饿了么骑手负责配送。实际测试显示,大部分订单在45分钟左右即可送达,部分核心商圈最快20分钟到达,配送时效显著提升。对于一线城市的年轻消费者和白领群体来说,这种即时满足需求的购物方式正在成为习惯。
业内人士认为,天猫超市与饿了么的深度打通,本质上是阿里系“零售+本地生活”双轮驱动战略的落地。长期以来,天猫超市承担着阿里在电商零售中的高频入口功能,但受限于传统仓配模式,难以全面满足即时消费需求。而饿了么在本地即时配送方面拥有庞大的骑手网络和成熟的调度系统。双方结合后,既能提高天猫超市的履约能力,也能提升饿了么的订单密度,实现流量和资源的互补。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这不仅说明消费者对“快”的需求持续增长,也凸显了即时零售正在成为电商平台的必争之地。京东小时购近年来持续扩张,依托于自建物流和线下合作门店,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抖音电商则借助直播带货流量,推出“心动超市”,并通过前置仓模式加快配送速度;拼多多则通过“多多买菜”强化社区团购场景,切入即时消费。面对竞争格局,天猫超市必须加快步伐,而与饿了么的合作正是关键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天猫超市并不仅仅满足于配送速度的提升,还在尝试打造差异化的消费体验。例如,在部分试点城市,天猫超市会为用户提供专属“新鲜保障服务”,即生鲜商品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或不新鲜情况,消费者可一键申请极速退款或补发。同时,平台还会针对会员推出专属时效券、满减红包,以强化用户粘性和复购率。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即时零售逐渐走向规模化运营,单纯的“快”已不足以构成壁垒,平台更需要在商品质量、服务体验和价格优惠上形成组合拳。
对于商家而言,天猫超市的这一举措也带来新的增长空间。传统电商模式下,部分高频快消品类的商家难以获得长尾流量,而即时零售可以大幅提升其曝光与转化机会。特别是对于线下有门店的品牌商家,通过与天猫超市合作,可以实现线上线下双重销售通路,形成多渠道增长效应。
总的来看,天猫超市此次与饿了么的深度打通,是阿里在电商和本地生活融合上的重要尝试。随着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这一布局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即时需求,也有助于阿里形成差异化优势。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天猫超市的即时零售升级或将成为未来几年电商格局演变中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