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京东物流宣布将进一步深化“仓配一体化”战略,全面构建覆盖全国、贯通全链的智能供应链基础设施。这一战略不仅强化了京东自营的供应链能力,也为第三方商家提供了更高效、更智能的物流解决方案,推动电商产业链从传统“平台交易驱动”模式,向“仓配服务驱动”的数智化转型迈进。
近年来,随着即时零售、下沉市场、产业带电商等趋势的发展,用户对物流速度、配送精准性和服务体验的要求不断提升。京东物流洞察到这一趋势,逐步从“仓储配送服务商”升级为“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者”。此次战略升级的核心,即是打造一个以“前置仓+中心仓+协同仓”为基础的多层级仓网系统,同时借助AI调度系统和数字孪生技术提升全链路效率。
在具体实施上,京东物流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布局智能仓储节点。截至目前,其已在超30个核心城市建立了“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涵盖大宗商品、小件、冷链、生鲜、家电等多品类仓配需求。这些仓储中心通过自动化立体库、AGV机器人、视觉识别等技术,实现货物入库、分拣、打包、出库的全流程无人化,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操作精度。
此外,为满足当日达、次日达、小时达等多样化履约需求,京东物流同步推进“前置仓”布局,在一二线城市高密度部署小型配送中心,贴近消费者末端需求。借助数据智能调度系统,前置仓与中心仓协同作业,实现多种履约时效的智能匹配。用户在京东下单后,系统可根据库存分布、地理位置和配送压力,实时决策最优发货路径。
对于第三方商家而言,这一“仓配一体化”模式极具吸引力。传统商家常面临库存分散、发货慢、退换货流程繁琐等问题,而京东提供的“云仓”服务可将其商品统一纳入京东仓储系统管理,商家无需自建仓库,仅需专注于产品研发和营销。通过与京东物流对接,商家可享受平台统一的库存管理、订单履约、售后处理等全链条服务,实现“拎包入驻、轻资产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物流在产业带电商扶持方面也持续加码。2025年上半年,京东联合义乌、泉州、佛山等多个产业带建立专属产业仓,为当地商家提供一站式仓配服务,并开放智能仓储工具和供应链数据能力,助力其降本增效。例如,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京东物流通过集约化入仓方式,将同类品类集中管理,并同步对接京东主站和外部平台订单,实现多渠道发货,订单处理效率提升超60%。
与此同时,京东物流也大力投入绿色供应链建设。在运输环节,引入新能源物流车队,优化干线与末端配送线路;在包装环节,推广可循环包装材料与智能包装分拣系统,降低资源浪费;在仓储环节,推动低碳改造与智能能耗管理。2025年,京东物流宣布实现全国自营仓碳中和率达80%以上,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随着“仓配一体化”能力的逐步完善,京东物流也在平台内外持续拓展服务边界。目前,除服务京东商城外,其已成为众多外部品牌和平台型商家的重要供应链合作伙伴。例如,服饰品牌、3C数码厂商、跨境电商平台等均选择将核心产品交由京东物流代运营,实现全渠道、全链路供应链协同。
行业分析认为,京东物流正在用“基础设施+数据中枢”双轮驱动,搭建中国电商最稳定、高效、智能的物流网络。其“仓配一体化”战略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服务能力,也为整个电商生态系统注入了更强的供应链支撑力。未来,随着技术不断演进、网络更加完善,京东物流有望进一步加快B2B、B2C和C2M的融合路径,打造真正“以物流为核心”的商业基础设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