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加速“出海”步伐,而拼多多旗下的Temu自上线以来表现尤为亮眼。特别是在欧美市场,Temu凭借低价策略、海量SKU以及平台强补贴支持迅速打响知名度。进入2025年下半年,Temu在北美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正将战略重心大幅转向欧洲市场,并通过优化本地化运营、提升供应链时效、加强物流仓配建设等手段,加速在欧洲各国的全面渗透,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据悉,截至2025年8月,Temu已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波兰等十多个欧洲国家实现App全面上线,下载量在多个国家位列当地电商应用Top3。其中,德国和法国市场增长最为迅猛,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300%,用户人均下单频次持续上升,复购率突破40%,显示出其“低价高频+内容导购”模式正在逐步被欧洲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Temu在欧洲市场的快速起势,离不开其在供应链与物流领域的深度投入。为了解决“跨境慢、时效差”的老问题,平台一方面大力推动中国工厂直供商品在欧洲本地建仓,另一方面也在与本地第三方仓配企业合作,探索自营物流与外包物流并行的履约模式。比如,在德国汉堡、法国马赛等地,Temu已设立多个前置仓与分拣中心,部分核心商品实现3-5日内达,逐步缩短用户等待周期。
为了匹配不断扩大的订单体量,Temu还与多家国际航空货运公司签订长期运力协议,稳定从中国华南、华东等制造基地发往欧洲主要国家的空运航线。与此同时,平台也在荷兰、比利时等地搭建中转枢纽,并接入本地配送系统,提升“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在波兰、捷克等地,Temu更通过整合末端自提柜与驿站资源,解决偏远地区配送难题。
除了物流提速,Temu在欧洲市场的本地化运营也不断加强。在语言系统、支付方式、退换货机制等关键环节,平台均进行了深度适配。目前,Temu支持包括欧元、英镑、波兰兹罗提等多币种结算,并接入了当地主流支付渠道如PayPal、Klarna、Bancontact等,显著提升交易便利性。同时,为消除用户对跨境购物的服务顾虑,Temu在多个国家推出“本地退货”服务,极大地提升了用户满意度与留存率。
在商品运营方面,Temu延续其“极致性价比”策略,将平台热卖的服饰、3C配件、小家电、美妆、家居百货等类目全线向欧洲倾斜,满足当地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此外,Temu还因地制宜地引入一些“欧洲特供款”,结合当地消费习惯与季节特点进行精准选品。例如在法国上线的夏季户外野餐用品套装,在西班牙主打的便携式家电,在德国推出的节能类智能灯具等,均取得不俗销量。
值得关注的是,Temu还在尝试借助“内容营销+社交裂变”的方式,推进品牌影响力在欧洲本地的扩散。通过与海外KOL、时尚博主、母婴测评达人合作,Temu在Instagram、TikTok、YouTube等社交平台打造了大量种草视频和测评内容,触达大量年轻用户群体。平台还设立“邀请返利”“晒单奖励”“挑战视频赢优惠”等互动机制,鼓励用户自行生成内容传播裂变,提升App活跃度与用户黏性。
为了从“流量转化”走向“品牌沉淀”,Temu也在探索海外品牌联营与独立站运营的可能性。一方面,平台为部分中国品牌提供专属流量扶持通道,推动其在欧洲形成品牌认知;另一方面也开始支持部分类目商家建立海外独立品牌专区,提升品牌溢价能力,逐步摆脱“低价低质”的刻板印象。
业内普遍认为,欧洲市场的消费文化、监管政策、物流环境等均与北美不同,对跨境平台的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Temu在进入该市场的过程中,持续优化本地化能力,既展示了平台的系统整合能力,也为中国制造出海提供了全新范式。目前,已有不少中国工厂因Temu的渠道拓展而获得更稳定的海外订单,在原材料采购、产线规划、包装标准等方面逐步与欧美需求接轨。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Temu在欧洲市场的逐步扎根,其平台生态也将从“单向销售”转向“本地化运营+全球品牌”双轮驱动。未来,谁能更好地打通商品、物流、内容、服务四大体系的跨境协同能力,谁就将在海外电商这片蓝海中占据优势。而Temu此番深入欧洲,也标志着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已不再仅是价格竞争,更是在构建全球化零售新体系。